化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原材料產業,同時也是資源密集型的高耗能產業。化工園區作為我國化工產業的主要載體,發展循環經濟可以使園區內上下游企業合理布局,上下游產品連接成線,實現資源最大化綜合利用。那對于化工園區來說,以實現循環經濟為目的的的產業鏈模式有哪些呢?最常見的有以下四大產業鏈模式:石油天然氣化工園區產業鏈模式、煤化工園區產業鏈模式、鹽化工園區產業鏈模式、精細化工園區產業鏈模式。
首先來看一下石油天然氣化工園區產業鏈模式。
在我國,石油天然氣產業是最主要的化工產業鏈,其生產的產品達到我國化學品的40%。因此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國最重要的產業。
一、產業鏈情況:
生產石油化工產品
第一步是對原料油和氣(如丙烷、汽油、柴油等)進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約200種)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從煉油出發的產業鏈見圖。
通過乙烯裂解產業鏈、催化重整和聯合芳烴產業鏈、乙烯產業鏈、丙烯產業鏈、C4餾份產業鏈,生產200多種基本有機化學原料。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鏈是資源型的產業鏈。因此,該產業鏈的布局和分布也是根據石油天然氣的資源來源。
二、資源來源:
資源來源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資源原始開采點,例如我國上個世紀的山東東營的勝利油田的開采以及周邊的化學工業建設;第二種是貿易資源集中點,目前我國石油天然氣進口達到50%以上。
因此,通過海上運輸,沿海地區建立了大型的石油化工基地。可以將以上兩種石油天然氣化工園區產業鏈模式稱為開采資源型模式的化工園區和貿易資源型模式的化工園區。
雖然從長遠來看開采資源型化工園區的產業鏈有一定的風險性;如果循環經濟技術無法再生化資源,資源的枯竭將不可避免地給該區域的產業鏈造成毀滅性打擊。
但是貿易資源型化工園區的產業鏈同樣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其根本資源的移動本身在技術平等的情況下帶來了附加的成本的增加。而通過資源進口還存在資源的被動性和運輸的不確定性,以及運輸通道的阻斷風險,對于一些產業鏈不全的化工園區,一旦資源的輸入出現問題,對整個化工園區內產業鏈的影響將更為直接。
只有加強石化產業鏈向末端產品的延伸,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使我國的石化平達到或超過世界水平,才能有效抵御種種風險,才能具有與世界石化巨頭抗衡的實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信息來源:興園化工園區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