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間全球化工市場始終表現優異,但支撐起良好業績表現的許多根本趨勢正在發生變化。企業在進入這一新階段時,應該如何走進新時代,需要仔細思考自身的優勢。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啟示是,考慮到需求增長率僅略高于年產能的提升,未來對新建產能的需求將會減少。對于化工企業來說,大多數新投資的產能要么是為了取代自有老產能,要么是置換其他競爭對手的產能。例如,北美的新建裂解裝置將會瞄準亞洲市場,與中東生產商進行競爭。后者對歐洲的出口則可能因此增加,在中長期的未來給歐洲石化企業帶來更大壓力。盡管在當前歐洲石化企業享有創紀錄盈利佳況的背景下,這一情況顯得遙不可及,但好景不會永遠延續,產能關停可能會再次出現。從整個行業來看,化工企業可能不得不在世界各地進行重組,我們預計企業將試圖通過新的并購浪潮來獲得更大的規模經濟效應。
唯一的主要例外情況是印度和中國。盡管印度起點較低,所有指標都表明印度市場增長將會繼續。而如今中國化工市場中的許多細分領域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我們認為中國的供給側需要廣泛的、大幅度的整合。
當來自發展中國家市場的競爭者積累了更多經驗,掌握了更先進的技術時,傳統發達國家的特種化學品企業必須做好準備以應對產品大宗化的進一步蠶食和既有優勢的逐漸喪失。許多西方特種化學品巨頭創造價值的潛力將會受到更加激烈的挑戰;同樣會受到挑戰的還有他們令人懷疑的主張:他們聲稱能夠以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方式完成業務組合的升級。
化工行業的重心向亞洲轉移已早有預兆,未來也將必然會發生。就算西方企業已經努力在為這一趨勢做好準備,但對于這一趨勢意味著什么,及需要什么樣的思維轉變來應對自己從行業中心轉移到邊線這一事實,許多企業的認識仍然有限。跨國公司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歷史表現充其量也只是喜憂參半。他們將需要考慮與中國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以抓住成為未來最大化工市場“圈內人”的最后機會。這也會與本土公司的利益達成一致:隨著中國企業抓住機遇進行本土市場整合和全球擴張,他們會重視向西方企業學習先進技術和成功管理方法的機會。
綜上所述,化工企業的戰略可能會變得更簡單,同時也更具挑戰。之所以更簡單,是因為未來提升生產力和建立卓越職能能力的必要性將會比今天更為突出。換句話說,要想贏得市場中的競爭勝利,就需要比大多數競爭對手更出色地執行自身的商業模式。未來化工行業的競爭將涉及大量并購,如果沒有卓越的執行力,企業將會缺乏足夠的財務實力和信譽而無法在競爭中取得領先。然而,戰略的制定也會變得更加困難:要識別剩余的機會使增長跑贏GDP,并制定方法以創造價值的方式捕捉機會,這些都會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
信息來源:興園化工園區研究院